“最快”城市群崛起 拥抱都市圈高铁三角各城换思路

沪杭更新时间:2024-04-28

  嘉兴桐乡“火”了,这个曾经鲜有大投资者到访的小城,近日迎来平安保险在当地斥巨资投资的养老产业。无锡宜兴,这个交通曾相对闭塞、在全市经济排名中也一直靠后的小城,终于依靠宁杭高铁的“大站”地位而“翻身”,铁路尚在建设时,就有诸多企业家纷至圈地,地价也随之上涨……这些,还只是“高铁三角”效应初露的端倪。

  兴奋之余,更多的企业和城市当家人却颇感忐忑:沪宁、沪杭、宁杭构成的“高铁三角”,使长三角区域成为全球“最快”城市群,然而,“要素流动加速时代”一方面将使各城市的社会、经济实力均等化,另一方面却会加速消解产业的“同质化”,倒逼各地加快竞争与创新。用一位业内专家的话来解释,“过去画地为牢,各城互相模仿照抄都无妨,而今高铁时代,大门洞开,谁再拷贝不走样,谁就死得快!”

  各城同质产业竞争加剧

  新开通的宁杭、杭甬高铁带来的“人气”早有“预演”。2010年沪杭高铁开通后,杭州当年接待游客6600万人。

  杭州这种令人喜悦的“无奈”,正在被宁杭、杭甬高铁沿线的站点城市隐隐期待。

  但不少城市却担忧,高铁是把双刃剑,“同城化”使各地竞争优势此消彼长,部分产业被周边城市“挖”走。比“挖”走更惨的,是“生死”挑战。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成员郁鸿胜透露,在宁杭高铁某一节点城市,当地节能制造业过去一直满足于本地生产和消化,但高铁开通后,这个产业危机将至,“当地企业很快将被兼并,或者出局。”

 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卫宝龙对杭州的未来也有分析。他认为,为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形成差异化,杭州会着力发展区域研发中心、休闲博览中心、文化创意产业、物流产业等。“如阿里巴巴建立的菜鸟网络,恰是为了与上海形成分工。但卫宝龙介绍,嘉兴亦有此雄心,当地已建现代生产型服务业研究中心,“毕竟,嘉兴紧邻上海,在地理位置上更具优势。由此,杭州与嘉兴之间必有一场对决,但最大可能是形成分工合作,嘉兴成为仓储中心,杭州则成为物流指挥中心。而‘高铁三角’会使这场较量更快见分晓。”

  都市圈概念替代县域经济

  与此同时,长三角一些中小城市,将由于区域位置的优化而日显魅力。

  镇江一位副市长曾感慨,镇江要是与上海比高、比大,可能都不及上海的一个区,镇江必须通过“同城而不同质”来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。为此,镇江投入20多亿元整治市区20多座山体和9条河流,并推进“南城北水”建设,立志成为长三角城市内独具特色的山水花园城市。高铁时代带来了信息流、交通流、人才流的扁平化,某地生态条件胜人一筹时,就可能出现一个拐点,即大企业总部迁移到小城市来。卫宝龙说,尤其是一些服务业、房地产业以及海归创业企业、不受土地限制的高新企业等,往往会落户高铁沿线一些“小而美”的城市。“因此,一个县或一个城市的当家人,如何尊重市场规律,跨越边界概念,主动将自己置于都市圈范围内来明确自我定位,拥抱产业集群不断延伸的触角,才有出路。”

  卫宝龙关注到浙江一些新动向,在一些政府官员的讲话中,大谈“都市圈经济”而弃提“县域经济”,“在此情况下,一个县长试图在其县域内调配资源的做法,不时兴也无可能。杭州历史上曾是全国最小的省会城市,但杭州2011年GDP已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二,而这一切,都得益于融入上海。”

  郁鸿胜认为,高铁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一个范例和成果,它用加速布局高铁的方式,让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都“紧张”起来,逼迫着企业去创新。“以传统眼光来看,高铁对于长三角城市一些同质化的传统产业几乎就是一场灾难。但从积极眼光来看,是给了你更多服务于都市圈、城市群的一个机会,从而让你从中积极寻找到自身与城市群相配套的功能定位。

上一篇:厦深铁路时速

如有意见、反馈、侵权或投诉等情况,请联系
邮箱:电话:
“扫黄打非”举报专区 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24 闽ICP备18026954号-27 cnhuoche.com 火车网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