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:黑山谷

更新时间:2024-04-27

黑山谷位于重庆西南万盛区景星乡境内,距万盛城区20公里。景区原始生态风景因峰林奇峻、峡谷深幽、瀑布奇巧、溶洞精绝以及云雾变幻而著称于世。相传此地为夜郎国夏宫,也有说法称这里为末代夜郎王殉身处,所以传说多与夜郎国有关。

黑山谷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的高山地带,山势险要,地质构造极为复杂,地貌类型多种多样,既保留有角峰、刃脊等第四纪冰川遗迹,又具有暗河、深谷、 峭壁等喀斯特地貌特征。从地质史上讲,这里由于遭受第四纪冰川的袭击相对较小,许多古老的动植物得以保存下来,如黑叶猴和珙桐。

风景区全长13公里,已开发200多个景点景观。其中有6公里的电瓶车车程,6公里的栈道和浮桥,1公里的上山观光索道(也可步行)。从景区大门进入,沿河而下至响水村一段,河谷宽约40~50米,沿河有平缓地,上面是丘陵和山地,呈阶梯状地形,河谷断面呈“V”字形,河面狭窄。下面河段宽度一般约20米,有的河段仅几米,其中,鱼跳峡、野猪峡、猴跳峡最宽不足10米,最窄处仅两米,采取浮桥、吊桥方式通行,极富挑战性。黑山谷顶底高度在400~600米之间,河谷两岸谷坡陡直,坡度一般在70°~80°,部分岸坡在90°以上,高在1200米左右,其形象奇妙,令人无比惊叹。

景区有黑山大佛、夜郎公主峰、九曲画屏、白玉观音、石剑峰、石皇伞、隐佛崖、天王峰、骆驼西行、黑猴迎宾、鲤鱼峡、笔架山、散花瀑、灯台瀑、神龙峡、飞云瀑等独具特色的景点景观。从麻坝河朱家坝到出水洞一线,北望远山,轮廓与一仰卧少女半身像无异,因此称为夜郎公主峰,也称黑山神女。从黑山伐木站南眺,山形有如一尊如来像,因而称之为黑山大佛。至于黑猴迎宾、鲤鱼河西的犀牛饮水、上猪喉与中猪喉之间三峰并立的骆驼西行,均形神兼备。

黑山一绝:两岸相“吻”的峡谷

位于黑山谷景区腹地的鲤鱼河,由于受地质结构的影响,河谷呈典型的“V”形深切峡谷形态,风景主要集中在长达1180米的峡谷中,当地人称“上猪喉”、“中猪喉”和“下猪喉”,意为峡谷像猪的喉管那样逼仄。

峡谷河床落差甚大,滩多水急,訇然有声;两岸钟乳石密布,古藤倒挂,瀑泉悬垂,让人几疑走进仙景。鲤鱼峡(即当地人称的中猪喉)是鲤鱼河最为险峻狭窄处,也是最奇最美的一段峡谷。两岸山峰笔立,高700米至1000多米,崖壁急剧倾斜,最陡处逆倾为110°,左右岸似已“吻”在一起,唯余一缝容河水通过。 河床最窄一段名“一线天”,长100米,宽不足两米,水深数米,阳光终日不到,水雾腾腾,凉意袭人,人只有游水或乘皮筏漂过。在水中,人伸开两臂,一只手可摸到重庆的山,另一只手则可摸到贵州的山。

黑山谷二绝:黑叶猴和“猴积”

在黑山谷两岸崖壁上,有时可望见一群群黑色的猴子在蹦跳嬉戏,它们一见游人,便倏地钻进密林深处,显得神秘不已。这种黑猴子名叫“遗体黑叶猴”,又名“乌猿”,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十分珍稀,目前只有我国西南和越南北部有少量分布。黑叶猴体长约50厘米,头小尾长,群栖树上,很少下地。黑山谷原始森林分布较密,为黑叶猴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。从20世纪70年代发现第一只黑叶猴以来,如今这里已有上百只左右。峡谷中有一道十分险峻的悬崖,叫“猴血岩”,每年,黑叶猴群中的母猴都要在这儿留下经血。天长日久,经血层层淤积,将岩壁染成了赭红色。淤积的母猴经血是一种名贵中药,可治疗诸多妇科疾病,当地人称 “猴积”。 由于悬崖太险,采集猴积相当困难。

黑山谷三绝:“景星碧绿”茶

在黑山谷第一高峰——海拨1973米的狮子槽鸡公岭中,有一块平地,叫“景星台”,可俯瞰整个峡谷风光。景星台终年云雾缭绕,其土质、温度、湿度等特别适宜茶叶生长,这里盛产一种优质绿茶——“景星碧绿”。该茶汤色翠绿明亮,香气清爽宜人,滋味醇和,品后回甘,带有独特的地域花香。品一口“景星碧绿”,满口生津,唇齿留香。据地方志记载,“景星碧绿”曾为贡茶,供御用。1958年该茶被评为当时四川三大名茶之一,后载入中国名茶志。

门票:60元/人

开放时间:8:00~17:00

电话:(023)62839999 

公共交通:在南坪、陈家坪汽车站乘坐汽车到万盛;在万盛旅游汽车站(万盛宾馆旁)乘坐万盛黑山谷班车。

自驾游:重庆 —东环立交 —内环高速(渝黔方向) —界石—渝黔高速 —綦万高速(过綦江出口约500米)—万盛 。

注意事项:

黑山谷最佳旅游季节为夏季。黑山谷的夏天植被最茂密,气候最凉爽,是避暑消夏的好去处。当然最重要的还是,夏天的黑山谷溪水最大、最轰鸣、最凉爽,黑山谷的精华就是三个峡谷中的栈道和浮桥。

黑山谷美食野生狲猴桃。八月份左右成熟,个子虽然不大,但恰恰显示其野生的可贵,味道好,汁水丰富,令人怀念……喜欢喝茶的朋友,就要选择当地的景星碧绿茶。黑山谷里的农家乐提供的饭菜,也都颇有农家风味和当地特色,不妨一试。

如有意见、反馈、侵权或投诉等情况,请联系
邮箱:电话:
“扫黄打非”举报专区 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24 闽ICP备18026954号-27 cnhuoche.com 火车网 网站地图